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|刘媛专访 2023.10

2023-10-31 10:26 未知

打印 放大 缩小

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

刘媛

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

刘媛,女,1984年1月生于山东青岛。200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2019年研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画专业。现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,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。
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兰佳: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,您如何理解“培根铸魂”的意义?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?

刘媛:在我来看,“培根铸魂”是全社会对艺术工作者的殷切期许,更是党和国家对艺术工作者的基本要求。“培人生之根,铸民族之魂”,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应具备的朴素品质。在提升全民素质的大背景下,艺术教育同样应遵循这一理念。当代艺术工作者,应当勇担时代所赋予的重任,首先从自身做起,牢守民族灵魂,坚定文化自信,扎根研究领域,不断提高技艺;其次要结合时代方向和社会需求,创作百姓看得懂,易接受的作品,为国民素质提高、民族艺术繁荣做出贡献。
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兰佳: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“培根铸魂,启智润心”的?

刘媛:我个人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。除我擅长的国画以外,我还喜欢书法、篆刻、以及佛学和古典文学。在我的作品中,有多幅涉及佛学文化的作品。

在教学中,我比较注重绘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。比如我的课程中,专门有对“笔墨”、“意境”、“虚实”等东方审美的培养,还会带领学生设计扇面,刺绣图案,描绘民间故事画等广泛的传统文化接触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不仅学习了绘画技法,也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了解,塑造起文化自信心。
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兰佳: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、兴文化自信之风、扎时代生活之根,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,您是如何理解“艺术为人民”的?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?

刘媛:“艺术为人民”,在我的理解上就是艺术要扎根人民,为人民而创作。绘画工作不能仅在专业领域的圈子里交流,应该走出“象牙塔”,走入寻常,走近百姓,坚持把作品和知识奉献给人民。比如我会定期去一些中小学校,义务开办国画课程,让孩子们在“数理化”学习之外,陶冶美学情操;同时,我还积极参加面向普通观众的展览,希望通过这些绘画作品,激发起民众对中国艺术的兴趣。
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兰佳: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、语言、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?

刘媛:古人讲:“美必善,善必真”。美好的事物,必然会呈现出善良积极的面貌,而这种面貌也不应是凭空臆造,应发源于真实、真诚。好的美术作品是精神生活的映射与深化,带领观众走入意境,获得感触,所以作者应秉承正确、积极的价值观去创作。我在创作之初,就会构想作品会带给观众怎样的感受。无论是绚丽斑斓的视觉冲击,还是悠然自得的人生情趣,归根结底是要带给观众积极向上、顺应社会旋律的美感。
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兰佳: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,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先进方向。在国际交流之中,中国美术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?如何通过美术展现中国形象?

刘媛: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。在美术领域,中国画“意境”、”气韵”的独特表现方式和“意之大者”、“虚实结合”的审美观念,都奠定了其在世界的不朽地位,所以在国际交流中,中国美术应当充满自信。

站在高起点,新时代中国美术紧随时代步伐,不断求新求变。比如国画在与西方画派的交流下,作画体裁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创新;形式上结合潮流延伸出各种文创产品,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。这些正好展现出我国包容性、创新性的大国形象。

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兰佳: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,您认为在当今社会,传统工笔花鸟画仍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和价值?

刘媛:工笔画是在中国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绘画语言。它不同于早期的文人画,只是为了一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,而是一种对物象更为“真实”表达的写实手法。花鸟画作为工笔画重要派系,兴于唐朝,盛于宋朝。历史上涌现出黄筌、徐熙、崔白、王渊等大批工笔花鸟画大家,时至近代仍有陈之佛、于非闇等大师,所以留有很多传承经典作品。工笔花鸟画通过细腻精巧的技法,呈现出“形神兼备”的效果,不仅体现出中国画追求严谨,写实的一面,还把“以形写神”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,是中国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。可以说只要中国画世代传承,工笔花鸟画就会绵延流长。当下,我们研究创作工笔花鸟,就是要传承好中国画系的优势门类,继续把中国美术发扬光大。

 

责任编辑:gaoxiang